-
14
2014-08
汇通担保危机后 银监会两度预警担保风险
今年7月,四川汇通担保公司出现担保危机事件,多家银行牵涉其中,该危机发生后,银监会7月底曾两度发文警示担保贷款风险。 随着融资担保行业风险事件的增多,该行业的困局也在不断加深。而除了监管层的警示以及要求不得单独抽贷之外,部分地区则在尝试重塑融资担保行业。 风险预警 银监会7月底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0月底之前,完成对担保圈贷款的?
-
14
2014-08
国务院办公厅:多举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
13
2014-08
担保圈的救赎:从监管层到银行都已开始注意风险
银监会首提限制联保贷款规模 严防担保圈风险 ⊙记者 苗燕 颜剑 高翔 ○编辑 孙忠 担保圈所引发的风险引起了银监会的高度重视。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银监会于7月末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防范单体风险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同时防范担保圈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的风险加剧传染。 联保贷款规模设上限 《通知》明确,要严格控制企业间互保、联保、循环保贷款规模,适当降低互保?
-
04
2014-08
债券违约风险频现 担保业洗牌加剧
从3月份的ST超日债事件,到华通路桥短券兑付危机,再到“12金泰债”无法兑付——2014年,中国债市违约大幕正式开启。而一系列债市违约案例的曝光,也将担保公司置于“放大镜”下,引发了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 早在2012年,担保行业在不断萎缩的业务量以及监管部门的清理整顿下,已经开始面临洗牌局面。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担保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大洗牌过程,只有少数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会在此轮优胜劣汰中胜出,预计今年就将有超?
-
28
2014-07
陆金所去担保先行 规避风险不为投资人兜底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李天骄/上海报道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去担保化并不会成为行业普遍性原则,对于某些小平台来说,为了拓展市场及知名度,还须要提供担保。 依靠平安集团金字招牌的P2P平台陆金所,已经走到了转型的边界线上。 近期,陆金所官方却多次释放出信号,表示将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 在今年5月于美国召开的第二届LendIt2014论坛上,陆金所副总经理戴修宪曾明确表示:“未来陆金所P2P业务的发展规划拟逐步取消第三方担保,采
-
23
2014-07
央行:积极开展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创新试点
(信息来源:2014年7月1日 央行)2014年6月28日,人民银行在湖北省大悟县召开大别山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现场会。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郑州中心支行、合肥中心支行以及大悟、孝感两县的有关金融机构介绍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进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讨论交流了鄂豫皖三省金融部门做好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经验和成效,研究了进一步做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各项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士余参?
-
17
2014-07
P2P平台监管思路有变 担保公司加速抢滩
重庆商报讯 随着银监会对P2P平台监管思路的出炉,P2P网贷欲与保险公司联姻或引入保险担保制度。在此背景下,先期与P2P平台开展合作的担保公司提前抢滩。昨日,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担保公司介入此种合作模式。 近期,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表示,P2P不应该汇集资金,在途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都要由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托管,同时P2P本身也不得进行担保。这也使得继担保公司后,第三方保险公司开始进入市场
-
17
2014-07
P2P平台“去担保” 第三方担保引保险入驻
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日前在出席“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时指出,为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在途资金以及投资者的资金都要由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托管,同时P2P平台自身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收益以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就在昨日,平安陆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国银行2.57+0.000.00%金所专项理财发布了一款最新产品“彩虹-泰岳禧01A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7%,投资期限为271天。与该产品相似,同为陆金所
-
11
2014-07
农地抵押贷款为何面临困局
农民最大的资产—土地,其商品属性正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抵押或农地收益贷款等相关试点工作被逐步激活。记者在北京、四川、安徽等多省市调研发现,为降低还贷风险,各地推行了各种各样的担保模式,其中由政府作为担保主体的模式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追捧。 尽管《物权法》第125条、第152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