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担保无奈 部分转型“线上担保”
发布时间:2014-07-01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量:1442   分享到:

  核心提示:15年前开始从事担保行业,其间一度欲试水民营银行;如今民营银行开闸,他却认为互联网金融比民营银行更有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公共话题。

  15年前开始从事担保行业,其间一度欲试水民营银行;如今民营银行开闸,他却认为互联网金融比民营银行更有前景。作为民间市场化的金融从业者,张锴雍一直在坚持和思考中小微企业融资事业。

  传统担保出现了什么问题,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民营银行价值几何?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背后本质需求是什么,如何实现在未来信用过剩和当下信用不足之间的调配,以掉期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近日,中科智担保集团董事长、三合创业工场董事长张锴雍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他的答案,或许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一个一线市场的视角。

  《21世纪》:中科智的核心业务是担保,现在向包括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转型。从你的角度看,是不是传统的担保行业碰到了困境?

  张锴雍:传统的担保模式,应该说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担保业确实有些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影响了市场对担保行业的信心。比如广东华鼎担保、创富担保的陈奕标一度跑路,当时几家大银行由总行统一下文,就不分良莠,一刀切地停止了跟民营担保的合作。后来在银监会的协调下,才把担保杠杆设置在3倍以内,即保证金要30%多,一般情况都是10%-20%,这样传统的担保模式就没有盈利空间了。

  二是,银行比较强势,有时候合作很难。说白了,我们担保公司没办法实现风险定价,风险高一点的项目,担保费收高点银行就卡住,根本不受理;风险低一点的优质项目,银行直接拿走了,直接跟企业“合谋”把担保公司抛在一边了。比如原来担保费3个点,银行给企业融资成本下调1.5%,银行利息也上调1.5%,银行和企业双赢,不用担保了,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传统担保模式依附于银行,要看银行脸色吃饭。

  《21世纪》:目前银行对担保公司业务还卡得紧吗,有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

  张锴雍:陈奕标事件过了一段时间后,银行给我们的额度又逐渐放开了,但还是下降了一些,下降幅度还不小,大概40%-50%。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也要控制传统担保的规模,传统担保和新型担保组合起来做。我们现在的情况是,70%在银行贷款担保,30%做转型做线上担保(合拍在线P2P平台担保)。

  《21世纪》:从中科智转型到三合创业工场后,整体转型思路是怎样的?

  张锴雍:我们思考的是由卖方金融向买方金融转型。过去我们站在银行资金提供方,也就是卖方的角度,来做银行风险外包服务,都是用挑剔、怀疑的眼光审视中小微企业,客户感觉不好。买方金融就是真正地站在资金需求方的角度思考,他们为什么缺钱,怎样能彻底地帮了他们,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合的业务我把它归纳为三块,中科智传统承担风险的担保业务,强调专业性;平台业务,也就是合拍在线P2P平台,强调客户体验;金融配套服务业务,强调创新能力。

  《21世纪》:你们对外称是“投资银行+培训资讯”的模式。具体是什么方法?

  张锴雍:信用掉期管理。我们必须学会用投资银行的眼光来做信贷,而不是用商业银行的眼光来做信贷。比如说,用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夹层融资替代单一的债权融资。

  另外,在我们的测评模型中,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对中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设置未来目标值,结合这个评测系统对中小微企业进行预授信,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相应的预授信额度就可以转为当下授信额度。比如说,一家小企业我给你2000万的预授信额度,但不是马上给你,二是根据你的计划,在你开10家店到时候给你200万,再开10家再给你200万。我是一步步给你,切成片给你;这样的话,中小微企业就不用担心关键时候没钱发展,只要在我们的评测模型中你的发展计划很好并且能一步步实现,就不怕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