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银保监会携手锤炼小微金融“久久功”
发布时间:2019-06-25     作者: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    浏览量:1618   分享到: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即《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白皮书由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编写,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政策、新做法、新成效,系统阐述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长效”“可持续”可以说是白皮书的两大关键词。在6月2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强调,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长期来看,人民银行将联合相关部门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构建竞争充分、成本适度、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可持续机制。”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巡视员张金萍表示,银保监会要求各地的银保监局对各地的法人要差异化监管。“我们就想把这些政策都做实,推动普惠型小微信贷服务在增量、扩面、降成本、防范风险等几个维度平衡发展,使服务小微这项工作能够可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不是运动式的。”

 

量增、面扩、结构优化

  邹澜介绍,2019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发挥货币、财税、监管等几家抬政策合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列全年信贷计划,发挥大银行“头雁”作用,并带动其他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发挥作用,督促金融机构疏通内部传导,引导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小微企业贷款呈现“量增、面扩、结构优化”的态势。

  “量增”,即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型贷款,余额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高出5.8个百分点。1至5月增加8169亿元,同比多增4714亿元。

  “面扩”,即信贷支持的小微户数持续增加。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363万户,同比增长35.4%。1至5月增加224万户,超过了10%的增长速度,同比多增93万户。

  “结构优化”,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2019年5月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11.3%,比上年末高出2.5个百分点。

 

大型银行小微贷款增长30%以上目标能够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对此,邹澜介绍,截至5 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比去年底增长了23.7%,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的大部分,平均利率4.79%,比去年全年下降了0.65个百分点。相信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应该是能够如期实现的。

  张金萍介绍,五大商业银行近两年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在人、财、物、定价上进行一条线、系统化的独立运营,增加了服务小微的能力。再加上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来获取小微企业信息,破解了不充分、不完全的难题,所以大型银行这两年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有所提高。目前,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1万亿元,今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同时,中小银行也发挥了各自的地域、地缘优势,通过跑街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构建差异化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对于大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不少人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行为了完成任务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有些中小银行表示自己的优质客户被大行抢走了,如何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对此,邹澜表示,总体思路还是要发挥市场价格调解的作用,构建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差异化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对小微企业的合理定价和信贷投放的商业可持续,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覆盖面和便利性。

  具体讲,一方面是继续发挥大型银行的头雁作用,依托其资金、规模、网点优势加大信贷投放,保持较低的融资成本,提高对小微主体的首贷支持力度,而不是简单地抢别人的客户,努力拓宽小微信贷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要持续发挥股份银行的业务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效发挥城商行、农村法人金融机构贴近地方、管理灵活的本土优势,积极发挥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的场景和模式优势,在组织架构、内部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引导形成各自的特色。

  “实际上,小行在面临大行竞争的情况下又给它进一步的压力和动力,它还要往前走,过去是相对服务好,现在在有了这个压力的情况下还要再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色,形成这样的氛围,有利于整体提高对小微金融的供给质量。”邹澜说。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方面,邹澜介绍,到5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5.9%,比大型企业高出4.5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高出3.3个百分点。

  对于如何防范这方面的风险,邹澜介绍,首先是通过政策支持来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的调节,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的作用,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快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而不是把风险全部由放贷的银行一家来扛。

  第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测分析和监管督导。重点关注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期限结构、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提示、早处置,完善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这个实际上就是解决“会贷”的问题,随着银行更加“会贷”,这个问题也会相对有所缓解。

  第三,培育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商业可持续性,指导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本和风险管理情况合规开展业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现代风险管控能力,切实增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持续经营。

  此外,还应强化小微企业的培育和信息共享,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小微企业的培育工程,促进小微企业完善财务制度,增强经营能力,同时健全小微企业的公共信息、信用信息的对接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贷风险。